首页 古诗词 鹊桥仙·春情

鹊桥仙·春情

先秦 / 徐铿

醮坛松作盖,丹井藓成钱。浩浩红尘里,谁来叩自然。"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上天谁信路岐遥。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
"汉马千蹄合一群,单于鼓角隔山闻。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红尘谁解信长生。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


鹊桥仙·春情拼音解释:

jiao tan song zuo gai .dan jing xian cheng qian .hao hao hong chen li .shui lai kou zi ran ..
ai jun fu rong chan juan zhi yan se .se ke can xi nan zai de .
shang tian shui xin lu qi yao .san qing liao kuo pao chen meng .ba jing yun yan shi zao chao .
chen lu fang chuang chuang .li bao geng chong chong .hu du jiu tian zhao .bing lun gui guo gong .
.tai hao yu qi .gou mang zhao gong .cang long qing qi .yuan hou xiang feng .
.fen bo shan he ji jian kai .xu chang ji ye yi qing tui .
qin ruan zi qing ge .guan zan yang su feng .yan xiao ban zhi zu .li yin shao xiang tong ..
.han ma qian ti he yi qun .dan yu gu jiao ge shan wen .
.yu feng chui tang jie .qian jin fei suo qing .wei duo shan shui le .pin zuo fan zhou xing .
ke she shao xiang xin .chuang tou wu jiu qian .sheng chao tu ce xi .ji shang du yi xian ..
hong chen shui jie xin chang sheng .hu zhong ri yue cun xin jin .dao wai yan xia ru meng qing .
zhuang shi hui jin chui .bao chou liu guo wen .zhi yong guan zhong gu .xiao chen nan yu qun .
shi lai bu guan ren .tan xiao you xuan huang .xian na shao cheng shi .gui xiu ci jian zhang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地变化巨大,吴国宫殿早已颓倒。
恍惚中那浩荡青冥腾空掠起,把长夜映的光芒万丈……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ji)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shi)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那昼日夜月(yue)照耀天地啊,尚且有黯淡现黑斑的时节。
诸葛亮未显达之时,是谁对他最为赞许呢,就是博陵的崔(cui)州平。
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
家族中人充满朝廷,享受爵位俸禄盛况空前。
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其三
治理川谷马上大功告成,尧帝为何对他施刑?
为什么要一个劲儿地说它曾中途遭到抛弃,飘零沦落在荒凉的古狱旁边呢?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pin)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注释
5.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⑦《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52.机变:巧妙的方式。
⑺凝尘:积聚的尘土。《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⑺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⑵谪居:贬官的地方。
⑥谪:贬官流放。

赏析

  《《吊古战场文》李华 古诗》名为“吊古”,实是讽今。全文以“古战场”为抒情的基点,以“伤心哉”为连缀全篇的感情主线,以远戍的苦况、两军厮杀的惨状、得人与否的对比、士卒家属吊祭的悲怆为结构层次,层层铺叙,愈转愈深,结末点出主旨。结构紧凑,一气呵成。开篇劈空描写古战场阴森悲凉的气象:沙漠空旷无边,杳无人迹,河水回环缠绕,群山交错杂列,天地昏暗,气象憔悴,飞蓬根断,野草枯死.飞鸟不肯落下,野兽离群而奔突,使人触目惊心,魂失魄散。接着文锋一转,借亭长之口点题,叙说古战场“常覆三军”的历史和天阴鬼哭的惨状,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感染力。再以“伤心哉”的慨叹,倾吐深沉的吊古之情,给全篇笼罩上了一层愁惨黯淡的感情色彩。“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发问深婉,有力统领起全文。
  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午睡的各种情趣不断出现在诗中。如唐柳宗元《夏昼闲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宋张宛丘《夏日》:“黄帘绿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成为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情趣。苏舜钦这首《《夏意》苏舜钦 古诗》诗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最后一联回应篇首,与那位美慧的女子形成对比,往日无忧无虑的她,如今想来是凄楚、憔悴了,那分(na fen)离的愁绪,真是苦不堪言啊!同时,透过一层,从女子思念自己,来更深地体现自己对那位女子的思念,这就避免了一般化的写法,显得更为委婉深沉。从情感逻辑上说,也与第六句的“屈指思量”暗通关钮,将思量之情写清,充分地表现出无穷的留恋之意。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从全诗来看,作者在写宫女的幽闭生活时,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结合,诗句间具有浓郁的悲剧氛围。 这首诗的语言具有质朴平易、“意深词浅,思苦言甘”(袁枚《续诗品》)、“用常得奇”(刘熙载《艺概》)的特点,充分发扬了乐府民歌语言的优良传统。全诗以七字句为主,又时或掺杂三字句等,长短相间、错落有致。而“顶针”手法的运用,及音韵转换之灵活,则使诗读来琅琅上口,有一气流转之妙。
  这里是陈圆圆生活经历的一大转折,可谓红颜薄命。明末江南名伎在婚配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与陈名气相当的,大都嫁与著名文人,惟独陈圆圆被抢,身不由主,岂非命运弄人?“熏天”两句写田家势力很大,把陈圆圆送入宫廷,但后宫也仗势欺人,陈圆圆虽然声色甲天下,却没人爱惜。“熏天”,《吕氏春秋·离谓》有“毁誉成党,众口熏天”,形容恶势力很大。“夺归”四句写陈圆圆沦落为田家歌伎的悲惨地位。“永巷”,皇宫中的长巷,汉朝是幽禁失势或失宠妃嫔的地方,《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明清时也是未分配到各宫去的宫女的集中居住处。
  最后一章是写伐密灭崇战争具体情景。周国用它“闲闲”、“茀茀”的临车、冲车,攻破了崇国“言言”、“仡仡”的城墙,“是伐是肆”,“执讯”、“攸馘”,“是致是附”、“是绝是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从而“四方无以拂”,四方邦国再没有敢抗拒周国的了。这些内容表现了周从一个小部族逐渐发展壮大,依靠的绝对不是后世所歌颂的单纯的所谓礼乐教化,而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武力征伐,扩张疆域,从而获得了灭商的实力。
  诗人没有描写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而是通过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辉映,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这两句诗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的景象生(xiang sheng)动地描绘出来。“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全诗仅有这两句不合格律,如果去掉这两句,此诗就相当于一首五言律诗了。而这两句在诗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诗眼”。前句的意象构成一幅十分鲜明的画面,后句写出了诗人的快意之感,这两句初步显示了李白极端夸张笔法的感染力。末句“如上九天游”则是再次抒发登楼的愉悦之情。
  本文理论结合实际,紧密围绕“积贮”的论题,从正反两面逐层深入地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管子之言和古人深知民足致治的事实,对古之治天下,重积贮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阐明积贮与国计民生的关系,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接着由古及今,联系实际,针对当前生产少,消费多,淫侈之风滋长,不重视积贮,国家有覆亡可能的危险形势,说明不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古今对比,理论和形势的分析,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第二段,则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攸关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至第三段,则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中心论点,并与第二段及第一段的有关部分进行对比论证,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正面更深入一层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文章这样围绕中心论点,引古(yin gu)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并以确凿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石头城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此诗写石头城故址和旧景犹存,但人事已非,六代的豪华已不复存在,为此引发无限的感慨。诗中句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思想在字面上不着痕迹,而深味其境,则各有会心。白居易读后,曾“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赞曰:“我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都在唐时宋州(今河南商丘)。李白是离长安后来到这一带的。天宝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离开长安,“浮黄河”以东行,到了梁宋之地,写下此诗。

  

徐铿( 先秦 )

收录诗词 (1974)
简 介

徐铿 徐铿,字幼林。嘉应州(今梅州)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任广西罗城、浙江汾水等县知县。后解组归,优游林下二十载。清张煜南、张鸿南《梅水诗传》卷一有传。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 章佳倩

"豫章太守重词林,图画陈蕃与华歆。
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
金陵受围,洞为七言诗,榜路傍云云。“家国愔愔,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瓶贮瀑泉离五老,
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期如可访,台岭荫长松。"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筹笔驿 / 张简宏雨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
灵光草照闲花红。"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蛾眉笑躃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奥学群英伏,多才万乘钦。
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群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 库永寿

犹羡鸳鸯偶。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寒沼落芙蓉,
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九蒸换凡骨,经着上世言。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别后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更衣曲 / 纳喇戌

"鶗鴂初鸣洲渚满,龙蛇洗鳞春水暖。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功业投三母,光灵极四妃。唯应彤史在,不与露花晞。
桃李犹堪别作期。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 百娴

"洛京十载别,东林访旧扉。山河不可望,存没意多违。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闻钟度门近,照胆玉泉清。
安知浮云外,日月不运行。(苦雨。见张为《主客图》)"
市井谁相识,渔樵夜始归。不须骑马问,恐畏狎鸥飞。"
"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宫阙一城荒作草,
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莫嗟客鬓老,诗句逐时新。"


忆江南三首 / 路巧兰

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
云分落叶拥樵径。张璪松石徒称奇,边鸾花鸟何足窥。
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
指画风雷开五溪。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朝野同称叹,园绮郁齐名。长衢轩盖集,饮饯出西京。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却惆怅而怀忧。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核舟记 / 爱小春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送人》)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思逐花光乱,赏馀山景夕。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 呼延雨欣

白鹤徘徊看不去,遥知下有清都人。"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寂寞僧侣少,苍茫林木成。墙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云堆西望贼连营,分阃何当举义兵。
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秋词 / 贡山槐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壮士伏草间,沉忧乱纵横。
蛟龙索斗风波黑。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
示威以夺诸侯魄。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
"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
遥望天边白银阙。白银阙下何英英,雕鞍绣毂趋承明。
岘首飞黄叶,湘湄走白波。仍闻汉都护,今岁合休戈。"
"庙前溪水流潺潺,庙中修竹声珊珊。


菩萨蛮·秋闺 / 南宫继宽

早霜芦叶变,寒雨石榴新。莫怪谙风土,三年作逐臣。"
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今宵越乡意,还取醉忘忧。"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节换知身老,时平见岁功。吟看北墀暝,兰烬坠微红。"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王右丞取以为七言,今集中无之)